北大印象–青年画家燕园写生记

文/彭锋

 

今年春天安排了一次青年艺术家燕园写生活动,在二教展示了部分作品。二教有一面墙需要一幅超大作品,李华琪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了“天下未名”(4米x6米),昨晚完成安装,殊为壮观!另附我给展览撰写的序言:北大印象——青年画家燕园写生记

一千个读者眼里,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这说明艺术欣赏是多样的。这里的多样性源自多个方面,其中欣赏者眼光的不同起了重要作用。鲁迅曾经说,《红楼梦》这部书,“单是命意,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: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”读者从作品中看见的,多半是自己的内心世界。艺术作品像一面镜子,让读者在其中认识了自己。

欣赏如此,创作亦然。不同的艺术家面对同样的题材,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。甚至同一个艺术家面对同样的题材,也会因为时间不同而结果不同。印象派大师毕沙罗(Camille Pissarro, 1830 – 1903)曾经反复从同一个角度画巴黎的蒙马特大街,每次画出的结果都不相同。蒙马特大街在不同时刻有不同光影,会形成不同的画面。中国艺术家侧重的不是不同的光影,而是不同的心情。表面上看,画家画的是他们面对的物象,其实画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。艺术作品再一次像一面镜子,这次照出来的是艺术家的影子。

由此,我们通过艺术作品可以形成交流,作者与读者的交流,读者之间的交流。尤其是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,绘画的再现任务多半由照相机去完成,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,都更加关注通过画面所形成的交流和认识。画面可以是不美的,但需要是深刻的,独特的,以便形成严肃的,震撼的共鸣。

为此,我们邀请了一批青年画家来燕园写生。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画作,有些作品难免粗率,缺乏完成感。但是,正因为是现场写生,他们描绘的印象更加真实,留下的情感更加真挚。每一笔就像自己的签名一样,成为自己个性的彰显。

曾经有人建议我们展出大师作品的复制品,但后来我们还是决定展原作。道理很简单,就像同学们去歌厅唱歌一样,尽管我们唱的不如原声那么完美,但仍然希望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。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,从原作开始才是正途。哪怕起点低,它也会逐渐引领我们走向高处,而不是在复制中停止不前。

2014年4月29日于艺术学院办公室

(彭锋,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,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,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, 著名策展人)

bdxs

 

李华琪《天下未名》400X600CM 布面油画 2014(藏于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)